今年53歲的朱景科是蒙城縣籬笆鎮(zhèn)姜劉村朱莊的一名小學老師,學生們都親切地叫他“彎腰老師”。身患強直性脊柱炎,背部與下半身已彎成90度,每天需要靠止痛藥來緩解疼痛。但他為了鄉(xiāng)村孩子的求學夢,不顧醫(yī)生勸阻,毅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一堅持就是26年。
今年53歲的朱景科是蒙城縣籬笆鎮(zhèn)姜劉村朱莊的一名小學老師,學生們都親切地叫他彎腰老師。身患強直性脊柱炎,背部與下半身已彎成90度,每天需要靠止痛藥來緩解疼痛。但他為了鄉(xiāng)村孩子的求學夢,不顧醫(yī)生勸阻,毅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一堅持就是26年。(朱老師給學生上課的場景)
擁有170多名學生的姜劉小學只有7位老師,村小學很少有年輕老師愿意來,朱老師的負擔很重,每天都有四節(jié)課。從1988年至今25年來,每天他都要靠止痛藥來控制疼痛,但他從未缺席一節(jié)課。他的腰慢慢地彎曲,行走越發(fā)困難,從家到學校200米的路程,他要“蹭”十多分鐘。(站累了,朱老師只能用雙手撐著課桌講課)
曾有人勸他辦理病休,朱景科拒絕了!稗r村小學老師緊缺,學校里每個老師的課都排滿了,根本擠不出人了,我要是不教了,這些孩子誰教?”朱景科說,和學生在一起是他每天最幸福的時刻,上課的時候身體好像就沒那么疼了。26年的堅守,朱景科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在這個農村的小學校里,朱永康用他病弱的身軀為學生搭起希望的橋梁。(朱老師和2013年畢業(yè)學生的合影)
班里的學生會自覺地幫朱老師把教具送到辦公室
朱景科深受師生愛戴。由于疾病,朱景科每節(jié)課下課都渾身是汗,他的課上學生們都最專注,最認真,因為他們知道老師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十多年來,他所教的學生已養(yǎng)成了習慣,就是提前擺好凳子,好讓朱老師坐著講課。(有時,站累了,朱景科只能坐在學生為他準備的長條凳上上課)
由于肢體病變,朱景科的胳膊無法自由伸展,手最多只能摸到頭部,書寫板書成了他最大的難題,但數(shù)學課沒有板書不行,他的板書只能覆蓋黑板下方30厘米左右,所以每他只能寫在黑板的下部,寫著擦著,擦著寫著,非常吃力。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坐著,頂多能站幾分鐘,否則就會心里發(fā)慌、氣喘難耐。(朱景科吃力地書寫板書)
朱老師在耐心輔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