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_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_一本久道久久综合_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家有老師的酸甜苦辣:靠周末彌補父愛

2013年05月13日11:04    來源:現代教育報    手機看新聞

莘莘學子的茁壯成長,“軍功章”有老師的一半,也有老師家屬的一半。在5月15日“國際家庭日”來臨之際,讓我們把目光從學校轉向家庭,說說教師家庭的幸福和喜悅、苦惱與辛酸,讓大家來了解一下教師家庭的酸甜苦辣,傾聽你們的嘮叨,感受你們的心情——

話題1嘉賓

黃恩紅(北京市石景山區(qū)楊莊中學)

高輝(北京市大興區(qū)垡上中學)

話題2嘉賓

李湖江(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壇丘中學)

沈毅平(江蘇省大豐市萬盈鎮(zhèn)第二中心幼兒園)

王秀利(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大峪中學)

話題3嘉賓

王靜(北京市第十四中學大興安定分校)

郭武松(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zhèn)虎門外語學校)

話題4嘉賓

夏玉珍(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磨市鎮(zhèn)救師口小學)

楊先生(北京市一企業(yè)部門經理)

特邀專家:

白玉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心酸事 家庭工作難權衡

黃恩紅:做了教師“忘”了女兒

作為畢業(yè)班的老師,我每天早上7點到校,準備一天的工作;晚上7點甚至更晚才能離開學校。孩子在幼兒園時,不能按時接送,只能放在住宿班里,可時間長了,幼兒園也不愿意額外多管一個孩子。于是就給孩子報了個美術班,孩子才三歲,第一次去怯生生地,在陌生的環(huán)境度過一個半小時。等我接她時,孩子囁嚅著說:“媽,我拉褲兜了!被叵肫疬@事,鼻子總是酸酸的。

高輝:稱職的老師≠稱職的母親

教師的工作是固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兒,一旦離開就會把自己的工作強加于別人的身上。正因為如此,諸多老師總是默默地丟下生病的孩子,為了別人的孩子犧牲了自己孩子的幸福。這樣的老師能說不是好老師嗎?人家孩子成績好了,老師興奮、開心,可自己的孩子呢?多少次家長會、多少個親子活動,身為老師的人都放棄了。聽起來是多么悲哀,多么荒唐啊,這還是當家長的嗎?可這恰恰是事實,因為孩子的家長是一位人民教師。這其中的心酸只有老師才能體會。

甜蜜事 體會職業(yè)榮耀感

沈毅平:我是鄰居的家教顧問

我是一名幼兒園的老師,這么多年的摸爬滾打雖不能說已經擁有精湛的教學藝術,但我學會了愛孩子,逗孩子開心。每每鄰居被他們孩子哭鬧得不知所措的時候,他們就把孩子送到我家,不知是我獨有的親和力,還是因為對我的老師身份的敬畏,小孩到我這兒就像變了個人似的,不哭也不鬧,甚至主動與我做游戲。鄰居或親朋好友遇到什么育兒方面的難題,他們也主動求教于我,我雖不是育兒專家,但畢竟比他們懂得多些,對于他們的困惑我總是不厭其煩、盡我所能地幫助他們。在與他們的交流中,一方面我為他們解決了很多育兒方面的疑難問題,同時我從他們身上也學到了很多在教學中難以摸索到的保教經驗。

王秀利:和孩子討論得“面紅耳赤”

孩子從小就愛看書,而且愛辯論,這是我作為“教師媽媽”的自豪。因為,在孩子小學的時候,我經;丶覀湔n,批改作業(yè),看書,孩子看在眼里,經常夸我:“媽媽可真愛學習!睙o形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使他愛上了書籍。

由于是語文教師,我和孩子看同一本書,經常在茶余飯后討論書中的情節(jié)觀點,由于是兩個視角,所以經常爭得面紅耳赤,都是孩子爸爸打圓場才告一個段落,平息以后還不忘補充:“這老師當的,跟孩子似的。”是批評,但是內心還是暖暖的,我知道,所有的言語背后都是甜蜜的提醒。

辛苦事 工作繁忙難顧家

王靜:兒子陪我一起判試卷

兒子上幼兒園中班了,白天不在家,晚上回來看見我就黏著不放。而我今年正好帶初三年級,工作很是繁忙,平時有一些學生的試卷沒有時間在學校判,就帶回家里來。兒子一開始不讓我判,后來嚷嚷著要和我一起判試卷。

最初我不同意,怕兒子給我搗亂,可他自己不去玩,非要和我在一起。沒辦法,我就拿了一張白紙,對兒子說:“你和媽媽一起判卷,媽媽說,錯了一道題,你就在白紙上畫一個圓圈,好不好?”兒子一聽,非常高興地同意了,自己搬來小板凳,坐在茶幾邊上和我判起了卷子。有時我忘了說,兒子還著急地問:“媽媽,有沒有錯的?”

“學校工作忙不完,回家接著干”對教師來說,這幾乎是常態(tài),只是繁忙的工作讓我們累了自己,也忽略了家人,但是我們也要從中找點樂子,要不然真成“苦大仇深”的教師了。

郭武松:靠周末彌補父愛

我和愛人都是教師,在同一所學校教書。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了,都說生活在“教師之家”會有更多“享受教育”的條件,可是,我們卻為她的“家庭教育”發(fā)愁。

面對女兒的教育,我們常常感到無奈,總不能“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于是,我和愛人相約:沒有晚自習的時候一定回家陪女兒(每人每周有一次),晚自習后如果女兒沒有睡覺一定給她講故事,周末一定用更多的精力“彌補”我們愛的缺失。

辣手事 教育“忙”不好幫

夏玉珍:教師不是“萬能教育家”

作為一名教師,回顧走過26年的教育歷程,取得了一些成績,也算桃李滿天下。但是最近經常遇到親朋好友送來的一些燙手“山芋”——不聽話的孩子,他們總會拜托我進行說服教育,然而教育一個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雙方的信任,而且還需要學校老師、家長和我的共同配合。我們雖然是教育工作者,但是卻不是“萬能教育家”,面對這些親朋好友的求助,難免會感覺很棘手。

楊先生:為躲求助關手機

我的愛人是北京市一所重點小學的主任,每年的春天都是我們最難熬的時候,因為有太多的親戚、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尋求我們幫忙——托關系上學。

北京市明文規(guī)定要按照劃片入學,但是總有些家長會通過一些關系給孩子找區(qū)域以外的學校上學。我愛人在學校雖然是個主任,但是實在沒有幫忙找學校的能力。

每天晚上愛人都會接到好幾個求助、咨詢的電話,我身邊的不少朋友知道我愛人的職業(yè)后,也紛紛給我打電話咨詢,無盡的電話給我們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只好關機大吉。

專家觀點:

白玉萍:把好工作生活“度”

教師在工作和家庭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面對雙重壓力,要在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合適的平衡點,無疑是個難題。如何處理好工作與家庭的關系,這要掌握好一個“度”,做好工作會給家庭帶來收益和歡樂,家庭沒搞好則會反作用于工作。

要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要與家人一起分享成績、成效、成果和成功,爭取家人的共識,贏得支持,避免后顧之憂,特別是當工作與家庭發(fā)生沖突時,要視事情的輕重緩急而定,妥善恰當處理。

(記者鄭祖?zhèn)ィ?/p>

(責編:林露、熊旭)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