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線上學習的你們應該有哪些成長

當6月1日復課的喜悅還沒有散去,6月12日的班會還在分享復課以來校園活動的種種開心事時,誰也不會想到6月15日就被突然告知又要居家學習。疫情波動再一次困住了上學的腳步,家門口的病例讓同學們不得不回到線上學習。各種表情包都在吐槽:怎么又來了,不帶這么玩的!但事實就是如此。
作為老師我也沮喪。我喜歡和同學們面對面地交流,眼神對眼神、心有靈犀的思想碰撞。但這一切現(xiàn)在都變成了奢望。但我還是期望:當?shù)诙翁と胂嗨频臅r光隧道,回到線上學習,同學們應該有哪些成長。
第一,對疫情的心態(tài),更從容更樂觀。
寒假時面對新冠病毒的恐懼,是因為我們對于病毒的無知,其傳播途徑及后果都不清楚。但中國用3個月的時間在全國范圍內控制住了疫情的事實,使我們有理由相信以北京的醫(yī)療條件和民眾素質,疫情能夠得到控制。我們不歡迎病毒再次出現(xiàn),但也不怕病毒再次出現(xiàn)。既然“狼”來了,就要果斷應對。我們作為北京市民,如果要為防控疫情作貢獻,就要時刻保持防護意識,科學佩戴口罩,不扎堆兒,少聚集,更加注意食品安全。
第二,對學習的態(tài)度,更熱愛更持久。
如果第一次疫情暴發(fā)時,緊張恐懼、彷徨猶豫的情緒讓我們無法專注學習,那么面對這次疫情,相信同學們能很快擺脫負面情緒的困擾,投入到學習中。因為上次疫情期做總結時,很多同學悔恨虛度了時光,居家學習效率不高,在返校時表現(xiàn)出渴望學習的強烈需求,老師們都為之感嘆點贊。
聰明人也會摔倒,但不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倒第二次。怎么能還無所事事、無所適從呢?顏真卿在《勸學》詩中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鳖佌媲3歲喪父后家道中落,但刻苦自律,勤學苦讀,成為唐代大書法家和抗擊安史之亂的名臣,這首詩正是對他成就的最好詮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磨難,在這段不尋常的日子,如果你學會自學、學會自律、學會選擇、學會寬容、學會相處、學會思考、學會處理情緒,那么,這段艱苦的日子就沒有白過。“一個人要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難”,磨難一定會促使你拿出自己最好的成長紀念。
第三,對生活的態(tài)度,更理性更堅定。
2020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它促使我們思考:面對生活中巨大的不確定性,我們該怎樣面對。有人調侃“2020,活著就行”。我覺得這樣被動的對待生活是不行的。人類的發(fā)展史也是與病毒的斗爭史,也有人說,人類文明史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病毒而塑造起來的。所以,現(xiàn)在各國都在積極進行新冠疫苗的研發(fā)。人類不斷前行的歷史就是關于變化的歷史。所以,“以不變應萬變”中的“不變”就只能是適應變化、積極應對。
面對變化,出現(xiàn)緊張焦慮、沮喪無奈的情緒,都很正常,但強者往往是以更強大的姿態(tài)應對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我們能坐在家里進行線上學習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無數(shù)醫(yī)護人員、警察、快遞小哥、社區(qū)志愿者等各行各業(yè)奔波的人們在負重前行。
回饋生活的厚贈,所能拿出的行動,在你們這個年齡,就是學習。
為什么停止到校還要學習?學習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成為鐘南山、鄧稼先、袁隆平這樣的“國士”,時窮節(jié)乃見,危難見英雄。如果沒有鐘南山、李蘭娟和一大批具有專業(yè)知識的醫(yī)務工作者,空有一腔熱血,能戰(zhàn)勝“疫情”嗎?所以,作為中學生,學習就是為了將來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能有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貢獻一份力量,F(xiàn)在的你關注現(xiàn)實,嚴肅思考,未來的你就會有更多的責任擔當。 “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你什么樣,中國就什么樣!”
曾有一首歌唱道:“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愿意等待,當懂得珍惜以后回來,卻不知那份愛會不會還在。常常責怪自己當初不應該,常常后悔沒有把你留下來!睈凼侨绱,時光更是如此,多少人面對失去的時光發(fā)誓,如果時光可以重來,我一定……
那么,現(xiàn)在,是不是可以把歌詞改一下:“有多少時光可以重來,還是要把作業(yè)全都寫下來。與其責怪自己當初不應該,常常后悔沒有把你留下來。何不現(xiàn)在就行動起來?”
。ㄗ髡邽楸本┦惺粚W校教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