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教育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又到高考!年年歲歲相似,今年并無不同。
不同的面孔卻同樣青春朝氣、懷著同樣夢想的新一代年輕學子,走進了決定他們未來的考場。實際上,高考是他們的集體成人禮。雖然高考公平是一個充滿陳詞濫調的老問題,但在“中國夢”成為一個熱詞的背景下,人們在暢談自己中國夢的時候,高考公平有了更深層次的意味,也讓今年的高考有了更引人注目之處。
人們熱切的目光關注著高考,很多資源都凝聚到高考事務上——一個家庭,一個社區(qū),一個城市,一個社會,全民動員,甚至到了“驅趕考場邊的鳥兒,避免鳥鳴影響考生發(fā)揮”這種過度護考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呵護的就是公平。沒有什么比公平更讓國人渴求,所以,高考夢,就是公平夢。也因此,捍衛(wèi)高考公平,就是捍衛(wèi)我們的中國夢。
雖然一考定終身的單一體制正在被打破,自主招生漸入佳境;多元的社會提供的發(fā)展機會也越來越多,高考并非是向上流動的惟一通道——但不得不說,高考仍然是底層人向上流動、社會階層打破固化的最重要途徑,是多數人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最主要通道。所以,全民關注高考,不只是家有考生,不只是尋找一種集體記憶從而向自己的青春致敬,更是集體表達那種對公平的渴求和夢想的想像。
不得不說到中國夢,不同的人對這個充滿想像力的詞可能有不同的闡釋,人們的夢想是不一樣的,但正如人生的軌跡有很多交集一樣,中國夢也是有交集的。一個最常見也最樸素的中國夢故事就是:一個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經過自己的努力后,考上一所名牌大學,從此走出鄉(xiāng)村進入另一個世界,又經過奮斗找到好的工作,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人生輝煌,成為年輕人的榜樣,讓很多跟自己一樣出身的年輕人有了夢想。這就是中國夢,中國夢不是一個人對自己未來的靜態(tài)想像,而是公平的社會流動中一代人對下代人動態(tài)的示范和激勵。不只是底層人向上流動的成功故事,最重要的是這種故事和成功可以復制。
可復制,才能成為貼上國家標簽、打上集體印記的“中國夢”。
一個人成功,只能叫神話;只有一個成功的故事里有了制度化元素時,才可以復制,才能成為別人的夢想。而中國故事里的制度化元素就是“高考”。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高考,就沒有公平,也就沒有中國夢。高考是一個造夢機!爸袊鴫簟币徽Z風行,就是一個個經由高考從山溝里飛出來的鳳凰們講出來的,從個人敘事變成國家敘事,讓后面的人看到了希望。改革開放30多年的故事,就是幾代人從高考中成長并成功的故事。今天從上海外灘到北京國貿高聳入云的寫字樓里那些喝著咖啡說著英語的白領高管們,就是這些故事的主角。他們成功了,又成為下一代年輕人的榜樣。
正因為此,全民才這么關注高考,高考公平才這么被重視。也正因為此,當各學校貼上那么多諸如“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高考礪志標語時,我們會會心一笑。當一種改革有可能破壞高考公平時,我們會那么謹小慎微防范那些可能破壞公平的因素。
捍衛(wèi)高考公平就是捍衛(wèi)中國夢,這種公平,首先是考場上的公平,盡可能地消除高考舞弊的空間,讓每個人在起跑線上公平競爭。當然不僅是考場上的公平,更多的公平在考場外,比如泛濫的各種加分就是對高考公平的破壞。還有,老師改試卷的過程也需要公平,改卷老師的不負責任亂判分,是對公平的犯罪。招生是公平的另一道重要防線,充分的公開和透明才能避免權貴對公平的破壞。
手中掌握著高考權力的人,請負責任地對待每一名考生每一個程序每一份試卷,那不只是一份試卷,那里面是一個夢想,那里面是中國夢。
相關專題 |
· 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
![]() |
||
![]() |
![]() ![]() ![]() ![]() ![]() |
![]()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1北大賣豬肉校友談高考:我那時裸考 現在拼爹 22013年高考江蘇作文題 32013年高考安徽作文題 42013年高考江蘇卷作文題點評 5江蘇高考作文作者不確定看到的是蝴蝶(圖) 62013年高考福建作文題 72013年高考浙江作文題 82013年高考湖南作文題 92013年高考湖北作文題 10人大附中特級教師評2013年部分省高考作文題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 |
高考資訊 備考輔導 院校報考 互動交流 |
高考最新動態(tài)高考視點高考政策各地動態(tài)新聞人物家長必讀 高考大綱語文數學外語物化生歷地政文綜理綜作文作文素材庫滿分優(yōu)秀作文 高校招辦訪談招生動態(tài)高校信息庫院校信息專業(yè)動態(tài)模擬填報系統(tǒng)志愿填報技巧 在線做題估分高考論壇高考博客圈討論區(qū)考試經驗交流試卷上傳試卷下載許愿送祝福 |
![]() |
歡迎教育機構、媒體、高校、出版單位聯(lián)系合作! 電話: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于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證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4065) | 中國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