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wǎng)>>教育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wǎng)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7月19日,幾名大學生在鄭州街頭表演行為藝術,呼吁建立防性侵教育監(jiān)督體系。 苗杰 攝
中新網(wǎng)鄭州7月19日電(記者 門杰丹)“不許看 不許聽 不許說”、“性侵犯來了,我怎么辦?”、“我們需要性教育”……7月19日,河南鄭州幾名大學生高舉標語上演行為藝術,呼吁學校及學生、家長提高校園防性侵意識,健全防性侵教育監(jiān)督體系。
生動形象行為藝術表演引發(fā)市民共鳴
當日,在位于鄭州市正光路的活動現(xiàn)場,記者看到,在一名大學生舉著“不許看 不許聽 不許說”的標牌和一本標題為“性教育”的書本模型中間,有位女生被人蒙住了雙眼和雙耳,她的手在不停地摸索,卻所觸皆空,象征著當下防性侵害教育的現(xiàn)狀還是空白。
很快,他們又轉演了另外一幕:一位背貼“性侵犯來了!”的男子牽向了女生的手,小女孩背部貼上了“我該怎么辦??”的標語。他們面朝著一副畫有一位身著彩衣的女生的漫畫。畫中,女生驚恐地看著身后伸來的象征著性侵害的“咸豬手”。同時,旁邊有兩名學生分別打出“防治校園性侵犯”、“我們需要性教育”的標牌。現(xiàn)場和漫畫的互相照應,突顯了現(xiàn)今社會環(huán)境中的性騷擾與學生對性侵犯的需要。
活動過程中,時而有路人因感興趣而走近,在了解了志愿者們的訴求后,不少市民產(chǎn)生共鳴,表示對校園安全的憂慮。
市民李蘇然說:“一些學校頻頻出現(xiàn)性侵事件,安全實在令人擔憂,若不是必須接受義務教育,我們寧愿讓孩子在自己家里學習。”
緣起:校園性侵案頻發(fā),兒童校園安全引人擔憂
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黃崗鎮(zhèn)斗稱溝村小學56歲的教師楊仕富,多年來多次性侵女生。5月24日,16名小學女生的家長,集體到桐柏縣中醫(yī)院進行了醫(yī)療鑒定,其中有9名幼女的處女膜破裂,其她幼女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5月8日海南萬寧發(fā)生“小學校長帶女生開房”事件到5月27日,20天內(nèi)至少有8起校園內(nèi)猥褻性侵幼女案被曝光,而這僅是被公開報道的案件。
“實際中,又有多少孩子被傷害,人們不得而知。校園性侵案為什么屢屢發(fā)生?身為人師者為何會對孩子們伸出不法之手?如何才能避免孩子們受到傷害?很多人心中都有疑問!被顒影l(fā)起人之一小羽說:“教育部門應對此引起充分重視,建立起一套中小學校園防性侵害的監(jiān)督機制,并通過督促學校宣傳教育加強師生及家長防性侵害的意識!
另一位大學生志愿者悠一說:“現(xiàn)在的學校對于防性侵教育的重視程度并不足以起到防范校園性侵案的作用,無論是師生還是家長都應該采取更主動積極的行動去規(guī)避這一風險!
觀點:充分調(diào)動各方力量,積極防治校園性侵害
著名反歧視公益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性別平等工作負責人武嶸嶸表示,兒童在校園內(nèi)受到的性教育、防性侵教育往往比較草率,通常是遇到“敏感”話題的時候老師就讓學生自己回家閱讀課本。這導致校園防性侵教育不健全,同時學生不知道怎樣保護自己,免受傷害。而當兒童遭受性侵害的時候,不僅身體遭受傷害,也往往會被社會輿論二次傷害,因為難以忍受非議而被剝奪受教育權。
“近期發(fā)生得很多兒童遭性侵事件,都是是熟人作案,老師作案,這充分暴露了兒童性教育的匱乏。”河南性健康促進會副會長何峰說,小學肯定是要開設性教育課的,多教孩子一些相關知識,在遇到具體侵害時,能就多點自我保護的意識,避免一些受傷害事件的發(fā)生。
社會性別問題專家、婦女傳媒監(jiān)測網(wǎng)絡負責人呂頻認為,教育機構應該加強對校園性侵事件的監(jiān)督防治工作,設法防止校園性侵案件發(fā)生。比如,學校應積極全面開展相關教育工作,提升學生的防范意識,督促老師師德的樹立,并著手尋求專業(yè)力量關注受侵害學生的生理及心理創(chuàng)傷的愈合。同時,學校有義務保證受侵害的學生再次回歸、融入校園環(huán)境接受教育,保證受侵害兒童的權利不再受到二次傷害。(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 |
||
![]() |
![]() ![]() ![]() ![]() ![]() |
![]()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于人民網(wǎng)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證000006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4065) |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