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記者了解到,今年德州市新招聘1503名教師,其中872名教師被分配到農村一線,占招聘總人數的六成左右。據介紹,今年是全市啟動農村教師補充工程的第五年,五年來共有6000多名教師分往農村,緩解了農村教師年齡偏大,學歷較低的情況。
2010年起,德州市啟動農村教師補充工程,按照“不低于自然減員人數”和“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建立教師補充長效機制。五年來,德州市共招聘教師9026人,約八成教師分配到義務教育階段,為7254人;6052名教師分往農村教學一線,占據招聘總人數的近七成。同時,各縣市區(qū)為穩(wěn)定師資隊伍,分別出臺向農村教師傾斜的政策,有的縣市區(qū)通過發(fā)放補貼、開通班車、改善教師住宿條件等措施,讓新聘教師留在農村一線。
“按照工齡,鄉(xiāng)鎮(zhèn)教師最少補貼150元,最多五六百元。”禹城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員說,工作在農村一線的教師每月都有生活補貼,按照工齡等條件發(fā)放。以一名初級職稱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教師為例,他每月工資最少能拿2500元錢,比在市區(qū)一同參加工作的教師工資高180元。職稱或工齡較高的農村教師,每月能領取五六百元的生活補貼,在偏僻的鄉(xiāng)鎮(zhèn),不少教師能拿到近3000元的工資。除此之外,每年名教師、名班主任等評選活動,側重在基層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師,力爭讓農村教師留得下。(記者 王明婧 通訊員 肖建軍 朱秀麗)
(來源:齊魯晚報)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間









恭喜你,發(fā)表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