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他沒考上大學,中學時多有掛科,被老師“請”出課堂;全校通報批評他,處分通告就貼在校門口;他去當工人,受工傷差點夾斷手指;他去電視臺,從打雜的臨時工干起。一次,國家體育總局投拍一部中國奧運軍團備戰(zhàn)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大型紀錄片,一直在臺里體育組干臨時工的孟非也去了。
第一次轉(zhuǎn)折:高考落榜 當工人
高考失敗,孟非的人生錯過大學,拐彎進了工廠。就在當工人的前一個晚上,他還在身為媒體人的父親同事家過圣誕節(jié)。那個“白色平安夜”聚會充斥著文藝中青年,有人彈鋼琴,有人表演節(jié)目,賓客們就著火腿沙拉喝著香檳。
次日一早,他去一個電視節(jié)目報的印刷廠報到,上班第一天的工作就是擦洗保養(yǎng)機器。中學里的文科“風云人物”脫了外衣穿上工作服,擼起袖子,用蘸上機油的棉紗鉆到機器肚子里擦洗。南京的冬天濕冷入骨,滴水成冰,北風從沒有玻璃的窗口刮進廠房,把外面的雪一直刮到機器旁邊!拔乙呀(jīng)清楚地知道,社會把我歸到另外一個階層去了!泵戏钦f。
當時工人們上“大夜班”:從周二晚上一直印到周四早上,連續(xù)工作30多個小時。這就意味著,印一回報紙,孟非得在車間門口的臺階上看兩回日出日落。工人們的情感樸素動人。因為機器不停,大家輪流吃飯,工友們總是讓別人先吃。輪流睡覺時間短暫,但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出“再睡兩分鐘”。因為每個人都明白,自己多睡兩分鐘,別人就要少睡兩分鐘。
印廠車間噪音巨大,就是面對面也得扯著嗓子喊。10平方米不到的宿舍既住人也堆著印刷輔料。天冷時有人把臭烘烘的鞋墊放在廉價的電熱器上烤,旁邊就有人抽煙、吃飯!霸谟S那段生活最重要的收獲是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階級意識。我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了,在這個社會我屬于哪個階層!泵戏钦f。
20年后主持節(jié)目 不忘外來務(wù)工人員
他一直沒有忘記和忽視這種感受。20年后的孟非主持一檔“光鮮”的節(jié)目,舞臺上充斥著俊男靚女,也很難繞過錢財名利,但他還是珍視來參加節(jié)目的外來務(wù)工人員身上的價值觀,“他們有明確、務(wù)實的理想,不會張口就說希望公司幾年上市、環(huán)游世界這種話。年輕人要有奮斗的目標,不過絕對不能眼高手低。”
第二次轉(zhuǎn)折:20歲差點成殘疾
孟非的工人奮斗期不到一年——他出事了。那天是連續(xù)兩晚夜班后的最后一道工序:擦洗印刷機。孟非抓棉紗的左手和機器沒有配合好,被拖進了兩個滾筒之間。被同事解救下來之后,這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舉著噴血的手指,躺在醫(yī)院搶救室門口走廊的地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