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設計師王佳穎——
用設計講述東方故事(僑界關注)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 |
王佳穎(發(fā)言者)在聖馬丁學院上課。 |
王佳穎與時尚的緣分始於14歲的暑假,母親見她身高出眾卻略有駝背,便為她報了模特培訓班。最初的目的不過是矯正體態(tài),而訓練教室的鏡子,卻悄然映出她與時尚的第一次對話。
結緣時尚
“起初我只是把模特訓練當作形體糾正?!彼貞浀?,“但后來發(fā)現(xiàn),模特也是藝術的一種,隻不過是用身體去表達的視覺語言?!笔辶鶜q時,她已在中國國際時裝周試鏡並登臺,由此步入時尚行業(yè)。
王佳穎本科就讀於東華大學服裝設計專業(yè)。課余時間,她頻繁參加模特比賽,大三那年奪得“模特之星”華東賽區(qū)冠軍並簽約東方賓利公司,為之后5年的職業(yè)模特生涯埋下伏筆。
畢業(yè)后,她成為全職模特,頻繁穿梭於各大城市的秀場與拍攝現(xiàn)場。高強度的工作並未令她倦怠,反而激發(fā)了她對行業(yè)更深的興趣?!澳菐啄?,我真正理解了什麼是時尚,它不僅是外在的華麗,更是一種文化的表達。”她說。
早在本科階段,王佳穎就萌生了到海外深造的想法。工作間隙,她開始準備作品集、學習語言。2013年,她如願進入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攻讀設計管理專業(yè)。
一次偶然,她將自己在英國的學習體驗與幫助國內設計師來英學習的設想發(fā)布在公眾號上,幾天內便收到大量回復。
“國內很多設計師有很好的創(chuàng)意,但其中一些人並未建立系統(tǒng)的時尚知識體系?!彼f,於是她決定策劃短期游學班,讓更多人能夠來到國際時尚教育的現(xiàn)場,創(chuàng)藝學院就此在倫敦成立。
2017年,第一個游學項目順利落地。三十余名學員從中國來到英國,王佳穎擔任統(tǒng)籌與翻譯,帶他們走進劍橋大學、中央聖馬丁學院及本地藝術工坊,聽課、參觀創(chuàng)作空間。學員中既有十幾歲的學生,也有近四十歲的成熟設計師。一位已在國內創(chuàng)立品牌的學員對王佳穎說,3周的學習讓她重新理解了品牌建設與創(chuàng)意方法,不僅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潛力,還讓她系統(tǒng)掌握了品牌運營的知識。
這次經歷讓王佳穎深受觸動。此后,她開始研發(fā)國際時尚教育的線上課程,力求既能幫助更多學生節(jié)省時間與成本,又能讓他們系統(tǒng)學習藝術與時尚的核心內容。
研發(fā)課程
2018年至2019年間,她帶領團隊打造了創(chuàng)藝學院自主的在線學習平臺,攜手英國的教師和設計師研發(fā)國際課程、編寫教學課件?!拔蚁M茏寣W生真正聽懂、學會、用上這些知識,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如何用中國學生熟悉的邏輯講述國際課程內容?!蓖跫逊f說。
除了策劃課程體系,她還參與教材撰寫,最終完成了兩部中英雙語教材——《創(chuàng)藝綜合能力啟發(fā)課程國際培訓教材》和《創(chuàng)藝百年力量:藝術設計發(fā)展簡史》。兩本書共計25萬字,已在中國國家版權局登記備案,成為學院的重要教學資源。
課程拍攝流程繁復而細密。為了讓學生真正看懂,視頻課程細致到縫制衣服的每一個步驟。教材中可能只是簡短的一句描述,拍攝時卻需要反復拆解與重構,角度、節(jié)奏、用詞都要精確到位。
“拍攝嚴格依據教材腳本執(zhí)行,我要提前寫好腳本和老師溝通講解邏輯,拍攝時還要不斷調整機位,防止遺漏關鍵動作。”王佳穎介紹。
此外,她還與母校東華大學及日本文化服裝學院合作,共同開發(fā)《中日雙語服裝設計與縫紉技術》視頻課程。項目一開始就遭遇了語言的挑戰(zhàn)——由於課程全程以日語授課,翻譯工作幾乎成為另一場再創(chuàng)作。
“有時一個專業(yè)詞匯,我們要查一個小時,隻為找到最準確的中文表達。”她說。為了確保專業(yè)性,她還邀請幾位在日本學習設計的朋友共同參與翻譯。
盡管過程繁瑣而漫長,但當課程真正上線時,一切都顯得值得。創(chuàng)藝學院的網站成為課程的核心入口,東華大學等國內高校也可以通過授權使用這些課程。學生可以在網絡上自由學習國際化的設計理念與操作技法。
2020年突發(f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王佳穎團隊提前兩年研發(fā)的線上課程,意外成為解燃眉之急的重要資源?!澳感5睦蠋煂ξ艺f這些線上課程真是幫了大忙了,能夠得到肯定就讓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彼f。
從模特走向教育,從舞臺走向課堂,王佳穎讓時尚跨越語言與地域,抵達更多熱愛藝術與設計的人。
創(chuàng)立品牌
與許多設計師一樣,王佳穎也懷揣著擁有自己品牌的夢想。不同的是,她並未延續(xù)多年的服裝設計之路,而是選擇了一條更具個人氣質的方向——珠寶。於是,王佳穎設計工作室誕生了。
“我一直對珠寶和石頭很著迷?!彼f,“那種光澤、質感和溫度讓每一塊石頭都像有生命。”她的第一件真正意義上的作品,是一枚玉獅戒指。
獅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常被視作守護與威儀的象征,門獅意象尤為常見。王佳穎將這一意象與現(xiàn)代珠寶設計結合,希望呈現(xiàn)出一份來自東方的力量與祝福。為了讓天然玉石煥發(fā)生機,她與工匠一道反復打磨,從鬃毛到爪部的線條都要求精準細致。
在“獅”的啟發(fā)下,她陸續(xù)設計出以兔、象、雞等動物為主題的系列作品,每件作品皆由工匠手工雕刻而成,形態(tài)靈動、神態(tài)各異。該系列作品更是在今年獲得了倫敦設計大獎珠寶設計類銀獎,讓東方設計映入世界舞臺。
2023年,王佳穎與美國一個培育鑽石品牌合作,提出“寶石塑形”的概念,將翡翠與鑽石結合,以翡翠雕刻出丘比特形象,再鑲嵌鑽石。王佳穎解釋道:“翡翠柔和溫潤,象征愛情的甜美﹔鑽石堅硬閃耀,代表愛情的真摯。翡翠和鑽石的融合非常自然且好看?!?/p>
最初,她的珠寶作品僅在買手店上架。后來,她在倫敦邦德街開了第一家品牌專賣店。那條街聚集著世界頂級品牌,對年輕的中國設計師而言,無疑是一次冒險。
“剛開始壓力很大,身邊的店鋪都是老牌奢侈品。但我想,如果能在這裡站穩(wěn)腳跟,東方設計就能被更多人看到?!彼龍猿钟眯轮惺斤L格吸引顧客,以文化敘事作為品牌的靈魂。
除了日常設計與經營,她還時常更新櫥窗陳設,用極具中國意象的展示方式吸引顧客。今年2月,王佳穎在英國南肯辛頓街開設了第二家專賣店。經歷邦德街的打磨,她的心態(tài)已更加從容。她希望在國際語境中繼續(xù)講述東方文化的故事,用珠寶為載體,讓世界看到來自中國的美。
未來,她將繼續(xù)在國際教育與珠寶設計兩條道路上深耕:一條傳遞知識,一條傳遞美感,二者的交匯,正是她不斷追尋的創(chuàng)意旅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