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_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_一本久道久久综合_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人民網(wǎng)>>教育>>滾動新聞

幾代大學生入學裝備的演變 從幾十元到上萬元

2013年08月27日13:10    來源:東南網(wǎng)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幾代大學生入學裝備的演變 從幾十元到上萬元

  上周末,廈門大學本科新生入學報到,各高校的迎新大幕也將陸續(xù)開啟。有人說,上大學也是拼裝備的時代。針對當今大學生這一尚無穩(wěn)定收入、消費卻又不低的團體,不少人回想起當年自己上大學的情景感慨萬千。你還記得自己當年上大學時的裝備嗎?讓我們透過幾代人的記憶,看看大學新生裝備是如何演變的吧!

戴手表就算很奢侈了

  張先生 1978年考入廈門大學物理系

  “一雙解放鞋、一床6斤的棉被、一頂單人蚊帳、一個舊藤箱、一個竹編熱水壺、一只舊臉盆,就是我全部家當了!

  提起當年,張先生記憶猶新,他說那時的“裝備”最多幾十元。最讓他珍惜的是一支父親用舊的鋼筆。因為家境不好,他還申請了每月24元的助學金,是最高等的,“伙食費大概花掉12元,余下的錢用來買日用品和書”!澳菚r大家都比較艱苦,隔壁宿舍一個同學不僅有手表,還有一臺雙卡錄音機,就讓我們很羨慕了;一個住在上鋪的舍友,買了一雙新皮鞋不舍得下地,就在床上試著走來走去!睆埾壬f,這些都成為現(xiàn)在同學聚會時的笑談。當年,戴手表、穿皮鞋都算上奢侈了。

  有收音機也讓人羨慕

  朱女士 1986年考入福建師大中文系

  “因為家里孩子比較多,加上父母的收入也有限,我們根本沒有消費的自主權(quán),買衣服之類也是過年時由父母添置的,更別說什么大學的裝備。”

  朱女士說當年沒有“入學裝備”之說,“背著被褥就去上學了”。至于學習開銷,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來買書的。但更多是開學之后,根據(jù)老師開出的書單,到圖書館里去檢索閱讀!斑有一門檢索課,教我們怎么在圖書館查找學習資源。不像現(xiàn)在的大學生,電腦一打開,就可以閱盡天下事。”朱女士還說,有收音機也讓人羨慕。一個舍友有一臺收音機,每次收聽時都會圍了好幾個人。


社區(qū)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