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wǎng)>>教育>>滾動新聞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wǎng)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群體 2
省內(nèi)外市戶籍考生
異地中考只優(yōu)惠隨遷子女
而在這個龐大的集體中,除了小孟這類非廣東戶籍的借讀生,還有更大一批擁有潮汕、佛山等非廣州戶籍的省內(nèi)生源。對于后者,異地高考的出臺沒有為其帶來利好,但異地中考和取消擇校的連鎖反應則對他們影響巨大。
首當其沖的是那些父母沒有在廣州工作的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來自佛山的初二學生鄭磊(化名)就屬于這一類。
同樣是沖著可以擇校讀廣州的公辦高中,成績優(yōu)異的鄭磊獨自來到了廣州,就讀于省實天河附中。明年將升讀初三,按照小鄭現(xiàn)在的成績排名,很有機會能考上廣鐵一中、培正中學等提前批名校。
然而,假如明年取消擇校,即便放開了異地中考,鄭磊也與這些公辦高中無緣,原因是不滿足“監(jiān)護人在穗擁有合法穩(wěn)定職業(yè)、合法穩(wěn)定住所(含租賃)、并參加社會保險滿3年”這條“紅線”。
“取消擇校不能急剎車!”與家長多次協(xié)商后,廣州市教育局最終初擬了一個過渡政策:“考慮到政策的銜接,我們基本主張給予兩年過渡,允許現(xiàn)在讀初一、初二的這批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報讀公辦學校,而且不需交擇校費!睆V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日前表示,這只是教育局的初步主張,過渡政策還需細化,并上報審批后敲定。
免費報考所有公辦高中,這對于“鄭磊們”無疑是天大的喜訊!暗牵热魧@兩屆的異地借讀生放開招生,公辦高中的分數(shù)很有可能提高!编崑寢屜矐n參半。
■追問
1 異地借讀生讀公校變簡單?
“實施取消擇校的過渡政策后,廣州明后年的普通高中錄取率很有可能會走低。”
事實上,本地家長面對這些新政策的心情更為復雜。張利的女兒將在兩年后中考,作為一名中學教師的他預言,實施取消擇校的過渡政策后,廣州明后年的普通高中錄取率很有可能會走低。
張利分析,以往異地借讀生只能通過擇校途徑進入公辦學校,而近幾年擇校分高于公辦分的“倒掛”現(xiàn)象十分常見,外地戶籍的學生想考入公辦學校難度不小!耙虼,對于這個龐大的群體而言,能考上擇校線進入公校的畢竟是少數(shù),更多考不上的進入了民辦高中!
張利的話確實有據(jù)可循,從去年廣州中考的報考數(shù)據(jù)來看,2012年全市有非廣州戶籍的考生23664人,但這批異地借讀生通過公辦擇校(含自籌經(jīng)費班)錄取的只有5526人,僅占總?cè)藬?shù)的四成多。
“假如取消擇校又不設分數(shù)和收費門檻,這兩萬多的異地借讀生都會報考公辦學校,這樣一來,恐怕會有一批原本考不上擇校的借讀生能進入公辦高中,從而擠占了部分本地學生的學位。”張利很擔憂。
2 過渡政策是否應全盤放開?
“教育部門在設定過渡政策的同時仍應為每類普通高中設置招收非本地戶籍生源的比例上限,在保證這兩屆異地借讀生能在穗報讀公辦高中的同時,也對本地學生的學位給予優(yōu)先保障!
“從長遠來看,廣州放開異地中高考后,將會有更多外來務工人員為了兒女獲得更好的教育,大量涌入城市,中考的激烈程度或許還將加劇。”多位業(yè)內(nèi)專家曾表達過相似的觀點。在坊間,“考高中難過考大學”的說法亦由來已久。
就今年的錄取率來看,全市中考考生總數(shù)有114173人,普通高中計劃雖比去年增加619人,但總計劃只有61951個。換句話說,只有一半多的考生能上高中;而能考上示范性高中的學生,近年來都是保持在5選1的錄取率。
不過,也有重點高中的校長提醒,異地擇校生的學業(yè)水平如何還是未知數(shù),“人雖多了,但不一定都能考上好高中!币虼,社會不應單純從數(shù)量的增多來判斷錄取率的變化。
卓越教育副總裁、中考專家周貴建議,教育部門應先對取消擇校后的影響人數(shù)以及符合“異地中考”條件的人數(shù)作一個測算,將往年的擇校計劃數(shù)全部放到公辦公費計劃中去。
也有專家認為,為了保持政策的穩(wěn)定性和延續(xù)性,兼顧公平,教育部門在設定過渡政策的同時仍應為每類普通高中設置招收非本地戶籍生源的比例上限,在保證這兩屆異地借讀生能在穗報讀公辦高中的同時,也對本地學生的學位給予優(yōu)先保障。記者 畢嘉琪 實習生 瑩鑫 四方 吳師 吳笛
(來源:南方日報)
![]() |
![]() |
||
![]() |
![]() ![]() ![]() ![]() ![]() |
![]()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于人民網(wǎng)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證000006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4065) |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