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國考筆試階段已離我們而去,有一部分被迫成為打醬油的童鞋們卻發(fā)出了“題做完了,但沒讀懂材料的驚人之言”。但接下來的省考則真的不能打醬油了吧?公務員申論考試歸根結底考查的是考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則是作答好申論最根本的前提。不言而喻,抓準申論材料的本質則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F(xiàn)就如何抓準申論材料的本質提供三大法寶:
一、閱讀方法是前提。讀懂材料、吃透材料、透視材料本質的能力,即材料閱讀能力。因為準確的把握材料內涵是抓住命題人命題主題的關鍵之處,也是全面精準尋找得分點的前提,更是開啟面試之門的鑰匙。具體的閱讀方法有:關鍵詞法、關聯(lián)詞法、關鍵句法、跳讀法、快讀法、精讀法等。
二、五位一體是基礎。此階段的基礎包含理論政策基礎和社會熱點基礎兩個層面。一是理論政策相對比較好理解,就是對我們國家的“五位一體”方面的政策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梳理,然后予以宏觀分析梳理清楚“五個建設”的內在必然聯(lián)系,隨后要中觀把握好各個建設板塊的內在發(fā)展體系,最后建立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從微觀層面對我們的考試提供可行性的指導。二是社會熱點往往是申論考查的材料來源和主題的來源,申論考查的材料主題可能是社會發(fā)展中新出現(xiàn)的問題,也可能是一些需持續(xù)解決的老問題。例如,教育、就業(yè)、住房、社保、醫(yī)療、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等問題。
三、政府角度是根本。政府角度,從某種層面來說,要求考生能夠站在公務員的角度,客觀公正的去表達一些看法和觀點以及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具體來講,從理解層面要做到客觀承認問題、全面辯證分析問題和積極主動的解決問題。眾所周知,政府角度是申論作答的最重要原則之一,涉及到考生的思維理解層面和語言表達層面,往往在公務員考試中的提出對策題、綜合分析題和申發(fā)論述題中考查的頻率較高。
很顯然,只有掌握好有效的閱讀方法讀懂材料字面的意思之后,還需要背靠五位一體揭示材料的內在本質,最后從政府角度予以思考和表達,才能真實的轉準材料的內在本質。
來源:中公教育